2023年全国粮食产量达到13908亿斤,比1949年增加1万多亿斤,增长5.1倍;粮食单产大幅提升,2023年全国粮食单产389.7公斤/亩,比1949年增加321.1公斤/亩……75年来,我国粮食生产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粮食安全保障有力。
“实现这一历史跨越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得益于中国农民的辛勤耕耘,也离不开国家在粮食生产、农民收入等方面的政策支持,根本的还是农业科技的有力支撑。”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在接受《中国报道》记者采访时说。
“解决吃饭问题,根本出路在科技”
袁隆平先生说过:“一粒粮食能够救一个国家,也可以绊倒一个国家。”粮食事关国运民生,解决人民吃饭问题一直是中国治国安邦的首要任务和头等大事。
新中国成立前夕,美国国务卿艾奇逊表示:“人民的吃饭问题是每个中国政府必然面临的第一个问题,一直到现在没有一个政府解决了这个问题。”
“中国能不能解决人民的吃饭问题?”成为时代之问。
新中国成立初期,粮食产需矛盾十分尖锐,粮食市场秩序混乱,粮价波动剧烈。1949年,中国的粮食产量仅有1.13亿吨,平均每公顷的粮食产量为1029公斤,人均粮食占有量为209公斤。在粮食供应紧张的情况下,尽快恢复和发展粮食生产成为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
“如何在有限的耕地上恢复和发展粮食生产?”1957年,中国成立了“中国农业科学院”,制定了农业科学研究的规划和任务。培育推广良种、防治病虫害等成为当时农业科技工作的重点任务之一。
早在1956年,我国就开始核辐射诱变育种技术研发。70年代初,科研部门利用辐射诱变技术选育农作物新品种,培养了水稻、小麦、棉花、玉米、谷子、大豆、油菜等几十个新品种,不仅使农作物产量提高、生长期缩短,还使其具有抗病虫害等特点。1973年,以袁隆平团队为首的中国科研团队成功培育出了世界上第一株籼型杂交水稻,在全国累计推广面积约85亿亩,增产稻谷8.5亿吨。这些科技成果的推广和应用成为中国农业产量大幅度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1978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到3.05亿吨,这一时期的粮食产量相较于新中国成立时增长了2.7倍。
邓小平同志指出:“农业的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作用是无穷的。”改革开放后,中国继续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理念,培养了一批高素质的科研人才,产生了如超级稻、转基因棉花、抗虫玉米等创新成果,推进了绿色防控技术、设施农业技术、生物质能源技术等研发。2012年,中国粮食总产量达到了5.89亿吨,粮食单产为5299公斤/公顷,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生产能力明显提高。此后,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的供给实现了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
李国祥表示,多年来,中国在农业领域致力于提升育种技术,精选并培育出兼具高产、优质与高效特性的农作物新品种。同时,国家大力推动农业机械化进程,涵盖机械与装备的升级换代,显著提高了农业生产作业的效率与水平。此外,国家策略性地聚焦精准施肥,通过科学手段不断优化肥料使用,提升了土壤肥效与作物产量。在耕种模式上,中国还积极推广了一年多茬种植技术,如一年两茬乃至三茬的种植模式,有效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进一步提升了单位面积的农作物产量。
兴粮稳产,关键助力靠科技
科技改变了中国农业的过去,也塑造着中国农业的未来。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超过72%,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从53.5%提高到61.5%,作物良种覆盖率超过96%,良种对粮食增产贡献率达到45%以上。同时,我国已建立起全球最大的农业公共科研和推广体系,农业科研人员和农业公共研发支出位居世界第一。这些都有力保障了粮食年产量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
然而,不可忽视的是,当前全球粮食安全形势严峻,国内粮食结构性矛盾仍突出,我国粮食供求紧平衡的格局没有根本改变。粮食安全不再是简单地解决“吃饱饭”问题。面对粮食持续增产压力大、居民膳食结构升级要求高、国际粮食供应链风险大等难题,科技正成为当前兴粮稳产的关键助力。
以玉米和大豆为代表的饲料粮产量提升是当前粮食安全重要保障。由于玉米和大豆争地矛盾突出,农业科研人员在传统间套作模式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与优化,研发出了玉米与大豆协同种植的新型种植方式——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
全国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专家指导组组长、bevictor伟德官网教授杨文钰对《中国报道》记者表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的核心优势在于首先通过特定的田间布局,确保玉米与大豆都能在优越的光照条件下实现产量的提升。其次,通过实现玉米带与大豆带的轮作,培肥了地力,提升了土地的可持续生产能力。此外,通过拓宽大豆带的种植宽度,进一步实现了全程机械化作业。
据估算,在1亿亩的土地上应用这一种植技术即可额外增产1000万吨大豆;若扩展至6亿亩,则有望实现玉米产能不减,多产大豆6000万吨。
高标准农田的建设与盐碱地改良技术的突破也在不断巩固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2024年,各主产区通过持续的技术探索,让更多盐碱地长出了粮食。例如河北沿海滩涂,多地重点围绕控盐、培肥措施,推广暗管排盐、水肥盐优化调控等技术模式,坚持“以种适地”同“以地适种”相结合,不断挖掘盐碱地开发利用潜力,河北省今年将完成建设盐碱耕地高标准农田20万亩。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农机装备水平的提升也正显著提高我国农业生产效率。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农业机械总动力超过10.78亿千瓦,农机装备总量接近2亿台(套),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已超过73%。收割机等农业机械的广泛使用带动了农业生产方式提档升级,不仅确保了粮食稳产增产,还实现了节本增效。
杨文钰表示,未来粮食产量稳产增产需继续依赖优良品种的选育技术、种植技术进步以及农业机械设备等智能化高效化水平的提高。
中国粮技从田间走向世界
联合国粮农组织近日称,全球约有2.82亿人正面临重度饥饿。粮农组织驻日内瓦联络处主任多米尼克·比尔容在联合国例行记者会上表示,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相互叠加可能逆转多年的发展进程,推高粮食价格,破坏粮食安全和加剧世界营养不良的现状。
面对世界粮食安全危机,“吃饭问题”已经不仅是中国的问题,更是世界的问题。
中国人多地少,人均耕地水平不到世界平均水平,中国总的耕地面积不到世界耕地面积的10%,而中国的人口却达到了世界总人口的20%。此外,中国有几千年小农生产的历史,“大国小农”是中国的基本国情农情,小规模家庭经营是农业的本源性制度。
然而,中国不仅解决了自己的吃饭问题,更为减少世界饥饿作出了突出贡献。自1979年起,我国杂交水稻远播五大洲近70个国家和地区,为各国粮食增产和农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为解决发展中国家粮食短缺问题提供了中国方案。
“以杂交稻为代表的中国农业技术不仅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也得到了世界上越来越多国家的认可。”李国祥说。
自2007年到2023年,中国杂交水稻在马达加斯加累计推广面积已达5万多公顷,平均每公顷产量可达7.5吨左右,该产量是当地平均单产的2至3倍。目前马达加斯加已经成为杂交水稻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的非洲国家。马达加斯加甚至将中国杂交水稻印制在本国最大面额纸币上。此外,2019年,中国—联合国粮农组织—马达加斯加南南合作项目启动,该项目覆盖了杂交水稻从育种到销售全产业链。
不仅是杂交水稻技术,当前中国其他先进的种植技术也正为世界各国粮食安全提供更多的中国方案。“我国大豆玉米复合种植在产量、培肥地力和机械化等方面的大幅度提升,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被视为解决大豆短缺问题的有效途径。”杨文钰告诉《中国报道》记者,如今,我国的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已经在巴基斯坦进行了多年的实地示范,得到当地政府和专家的认可;在非洲的戛纳、亚洲的土耳其以及欧洲的一些国家和地区也在进行实践。
粮食安全是全球发展倡议八大重点合作领域之一。中国是联合国粮农组织南南合作框架下资金援助最多、派出专家最多、开展项目最多的发展中国家。2023年,中国向发展中国家推广了1000多项农业技术,带动项目区农作物平均增产30%—60%;通过国际培训班为80多个发展中国家培训超过1.4万名杂交水稻专业技术人才;已在非洲实施的500多个农业援助项目,切实帮助发展中国家提升了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保障能力。
“中国正尽最大努力帮助非洲解决粮食安全问题。”李国祥表示,中国对非洲国家长期无私地提供粮食安全领域的援助,派遣科学家传授先进技术,并接受非洲学者来华学习,不附加条件地全力帮助非洲人民解决粮食安全问题。
“面对世界粮食安全危机,未来仍需多方共同努力。”李国祥补充道。
(《中国报道》2024年10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