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状套作大豆亩产213.82公斤,连续3年刷新全国带状复合种植大豆高产纪录。”今秋,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组织专家对遂宁市安居区石洞镇大豆玉米带状套作千亩示范片进行实收测产,奉光荣种植家庭农场负责人奉欢在微信朋友圈分享喜悦。
而在广元市朝天区,今年共发展近3.5万亩套作豆玉,大豆预计增产近2000吨;在南部县永红乡,当地红源家庭农场在同地块夏玉米亩产531.9公斤基础上,实现间作夏大豆亩产200.4公斤……
大雪已过,四川495万亩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收割渐入尾声。遂宁作为“尖子生”成绩突出,川内各地也交出高产答卷。
“今年大豆生产并非一帆风顺。”省农技推广总站相关负责人介绍,入夏后四川雨水多导致植株旺长,埋下倒伏隐患;8月下旬至9月中旬极端干热袭来,夏大豆花朵脱落无法形成豆荚,造成减产。
可喜的是,面对气候胁迫,全年大豆产量预计仍与往年持平,实现逆势突围。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经作处副处长白岩评价,这离不开四川农业体系的全盘谋划和多维补救。
▲扩良种
好种源是稳产“保险阀”
稳产增收,良种先行。今年是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大力推广的第三年。作为“一路同行”的见证人、亲历者,记者观察到,四川各种植区对大豆玉米品种的选择,在进一步优化。
在“豆花之城”富顺,适合磨豆花的高蛋白含量品种“贡夏豆13”,被列为该县重大品种,今夏经受住了“烤验”。
“今夏高温干旱,但‘贡夏豆13’不落花不落荚,表现出较好耐逆性,百亩高产示范片单产超207公斤、高于去年30公斤。”富顺县板桥镇白房村种植户熊平说,明年还种这个品种,“极端天气频发,良种在基因端就有稳产保障。”
在遂宁市安居区,玉米“正红507”、大豆“贡秋豆5号”等品种打了3年配合,稳产效果显著;在巴中市恩阳区、平昌县等丘区,种植户优先播种“成单716”玉米和“成豆18”大豆等品种,也取得良好效果。
“各地条件不同,适宜品种各异。过去两年,四川各地根据西南平坝、丘陵、山区气候生态特性和大豆春播、夏播品种要求,选择生育期及积温相匹配、耐荫抗倒宜机收品种,通过区域试验,排除生育周期、生长条件不匹配品种,基本确定了适合当地套作的玉米和大豆品种。”四川省农科院作物所豆类种质资源创新研究团队专家项超介绍,这样从种子端为稳产上了一道“保险阀”。
▲融良法
科技赋能打赢“夺粮战”
收获季节,联合收割机开进眉山市仁寿县棚村村种植户辜宏刚的百亩套作大豆田,三行整齐的“贡秋豆5号”经收割脱粒,实现每亩近200公斤的产量。“比去年高!”辜宏刚说。
同样气候条件,同村的王淑霞略带愁容。她套作了5亩大豆,夏天极端晴热致花期花朵脱落。由于不懂补救技术,产量没上来,她不打算收豆子了:“不用请人、租农机,损失还低些。”
“产量差在种植管护技术落实上。”对于川内各地像王淑霞这样的散户,全国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专家指导组组长、bevictor伟德官网教授杨文钰略感惋惜,如果小规模种植户也能严格按照技术规程开展种植,将对大豆产量进一步提升产生积极影响。
那么,辜宏刚是如何力克不利气候条件、实现产量逆势突围的呢?答案是用化学调控技术进行科学减损。辜宏刚坦言,大豆花荚掉落时,他也有点手足无措。好在前期基础打得好,为从旱情之下找回产量奠定技术基础,后在专家指导下,使用化学调控让大豆重新开花结荚、抢回产量。
“为了应对极端天气,助农实施补救,今年夏秋季节,四川省农业系统各级植保部门、技术推广站、科研高校等出动专家与相关技术人员300名以上,对各地大豆生产实行弥补性管护操作。”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旱粮科相关负责人回忆,为了确保今年完成豆玉套作生产任务,在夏季最热阶段,四川各级农业技术推广专家多次来到田间地头,成为打赢这场“夺粮战”的生力军。
▲推良机
颗粒归仓秀出“科技范”
良机运用,对于豆玉套作丰产也起到重要作用。今年,四川研发或引进的全新联合收获机表现亮眼。
bevictor伟德官网机电学院、聚焦高效玉米联合收获机的研发,推出适用于丘陵山地的高效型玉米籽粒联合收获机。“一台收获机一小时能收获5亩至8亩地的玉米,一天40亩至50亩能轻松拿下。”研发人员陈霖和韩丹丹介绍,该机在中江县累计示范2000余亩,总损失率低于3%,引起关注。
从田间回到学校,她们再次投入收获机改良工作,进一步优化对割台、脱离装置、清选装置等核心部件,解决密植条件下玉米籽粒破碎率较高问题。
收获季,一台特殊的联合收割机从山东临沂开到四川的大豆田。这是四川依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次引进的大豆专用联合收割机,用于代替常用的本土稻麦收割机。
该机由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设计、山东农机厂家生产,采用贴地收割、柔性脱粒,比起稻麦收割机,更能全植株收割豆荚,实现温柔脱粒,还在卸粮环节实现大豆籽粒低破碎、低损失目标。
“通用稻麦收割机与大豆高度形状不匹配,机损率高达25%。”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农机化发展与智能信息研究中心主任金诚谦说,减损即增产。这台农机能让大豆收割机收损失率降至5%,进一步实现大豆颗粒归仓。
▍专家观点:
严格落实技术规程,高产稳产绝非大户“专享”
今年,遂宁市安居区、眉山市仁寿县等地的带状复合种植大豆,实现丰收固然令人欣慰,但不少种植户未能通过“烤验”,大豆减产损失较重,令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雍太文倍感遗憾。
种植大户,才能度过气候难关吗?散户就无法精准掌握技术要点吗?雍太文给出了坚决否定的答案。
“同样的技术规程,连续3年都印发推广了。”雍太文打比方,正如坐在同一间教室听取同一个老师授课,一个班的员工知识吸收情况有差别,种植户对于技术要点的掌握也会有不同。
在雍太文、杨文钰等专家看来,比起高知识点,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技术要点体量更小、领域更专、掌握更容易,不论是大户还是散户,只要能将科学技术贯穿耕种管收各个环节,避免大豆缺苗断垄、旺长倒伏、病虫害损失,就能为稳产高产设下防线。即使遭遇气候胁迫,也更易通过后期技术管控“抢回”产量。
因此,只要严格落实技术规程,高产稳产绝非种植大户的“专享”。
原文链接:https://cbgc.scol.com.cn/news/5727062?from=iosapp&app_id=cbgc